登录 | 注册 | 帮助

lxbfYeaa  DExWtSbs  1  保安  金永才 
金木土石布|传拓非遗传承人张衡:让传拓走进现代生活
2022/10/5 22:41:21  网站管理员

在云南省图书馆文物修复保护传拓研习馆中不仅可以看到文物、文献类的拓片,还可以看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拓片。大象、球鞋、盐、粽子、普洱茶......都可以进行传拓,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衡在工作中将传拓创新到了拓生活中的每一个东西,做到万物皆可拓,人人可拓。在创新传拓的同时,也将这一项技术让更多人认识、体验、熟知。

传拓,又称捶拓、拓印,是传统文化中复制和保持文献的重要技术。以纸和墨为材料,把青铜器或者石碑上的文字、图案、纹饰等用纸拓下来,以便于流传和研究欣赏。拓出来的这个东西就叫拓片,或叫拓本。

1800多年历史 传拓坚守着它的职责

传拓作为中国重要发明之一,发明于东汉末年流传至今,约有1800多年历史,是图像甚至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被誉为“中国最古老的印刷术”。在传拓的发展历史中,云南也发展出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金石传拓文化。清代乾隆年间,金石学家王昶查阅《云南省志》,得知王仁求墓在安宁,而碑尚存,随即请人拓归,将其收录在《金石萃编》里。清代中叶,云贵总督阮元来到云南,收集碑刻和有铭文的古器物,让主其子阮福汇编为《滇南古今史录》一书。这可算是昆明金石文献。传拓技艺不仅保留了无数珍贵的文物、文献资料和书法艺术资料,而且还在文物、考古和古籍保护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拓技艺流传至今,传承人们依旧在不停的将文物的痕迹复刻下来,为更好的留存与弘扬中华文化,同时也给考察历史很好地提供了资料辅助。

在传拓研习馆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文献类、古器类、碑刻等拓片,这些拓片背后都蕴含着一个个历史故事,同时也可以在这些文献拓片上看到每个朝代的文字形态,可以看出书法的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之路。传拓传承人张衡告诉我们:“拓片和书法就是鱼和水的关系。传拓的发展,对中国书法传播起到巨大的作用。因为以前老师教徒弟没有教科书怎么办,就是拓片。拓片可以很好的记载下文字的形态,让后学者可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学习模板。同时,书法的发展又推动拓片的一个兴旺发展。”

万物可拓 人人可拓

“万物可拓 人人可拓”,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衡在传拓技艺的传承中提出了这一理念,将非遗传承和人们的日常喜好相联系,极大地拓展了这门文物保护非遗技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张衡作为一名传拓传承人,从小就接触到了传拓技艺。在后续的求学过程中对传拓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将其作为了自己的事业。由于河南的传拓文化深厚,张衡还专程到了河南洛阳,向当代传拓名家、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裴建平老师系统地学习了传拓技艺。

张衡介绍:“传拓是一种极佳的保存手段,这种保持比文字更为准确和立体,比照片和视频更具有厚度和温度。它可以成为一切爱好、记忆的载体,为每个人提供了艺术创作的可能。”在传拓研习馆中陈列着文字、器具、碑刻等拓片,传拓将这一些历史原原本本的留存了下来,成为了历史中珍贵的存本。同时,我们也在馆中看到了球鞋、粽子、鱼、盐的拓片。

这些拓片格外吸引人,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成为了可拓之物是我们所想不到的。张衡介绍在一次采访中嘉宾提出可不可以拓球鞋,这对于他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新的尝试。花费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张衡将球鞋惟妙惟肖的拓出,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拓片充满着立体感,仿佛这双球鞋真的立在了薄薄的宣纸上。

同心棕拓片将台湾的粽子和云南的粽子相连在一起,两种粽子形状与包法不同,但一线向连,线条勾勒出一个爱心,取名为同心粽。张衡在传拓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创意与想法,赋予美好的寓意。

在馆中,我们也体验了传拓的过程,大约花费了一个小时。传拓过程中,上纸技术非常关键。纸张的选择一般是纸质细腻、柔软而有拉力的生宣。每次传拓前需要根据不同的器物选择干纸法或湿纸法上纸。上墨作为传拓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上墨前用蘸了墨的拓包反复击打墨板,等墨均匀后便可以进行上墨。为了使拓片层次分明,通常需要上三到四遍墨,一遍打底、两遍优化、第三遍查缺补漏、突出重点....每次上墨后需要等墨干再进行下一遍,不然宣纸容易损坏,依次渐进,层层加深。整个过程都充满着学习的地方,张衡在每一个步骤里都在教导我们如何处理细节问题、如何将作品完成得更好。

茶拓C位出道 普洱茶的专属身份证

人有指纹可以验证身份,那云南的普洱茶如何验证呢?张衡给出了答案,将普洱茶饼进行传拓,拓片中每一个茶纹都能清楚的显示出来,成为普洱茶专有的防伪标志。同时,茶拓还能增加普洱茶的文化性、艺术性和收藏性。2021年4月13日,“茶饼防伪传拓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项权利,茶拓的推出吸引了很多茶企的关注。

在技艺的研究中,张衡认为非遗传承遇到的困难中最为突出的便是脱离生活,非遗脱离了大众的生活,就会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贴近生活、不断创新以及增加体验是张衡目前对于非遗传承的发展方向。通过“万物可拓”“玩拓乐拓”的理念推广,寓教于乐的“活态”传承方式,让小众的非遗技艺走进人们的生活,变身为人人乐于参与的“非遗建设”运动。

1800多年历史 传拓坚守着它的职责

“非遗技艺得到‘活态’传承,我们初步解决了‘传拓有什么用?’的问题。” 张衡介绍说。

目前,传拓研习馆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古籍、文物保护传拓及拓片装裱技艺培训班”,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来学习。同时,也让更多的外国友人切实的体验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更深入了解、认识中国。传习馆还经常组织走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体验传拓技艺。馆内还有党史知识、24节气、梅兰竹菊、12生肖、名人名言古训、自然科学知识、红色文化等不同题材的拓版,很受人们的欢迎。


文字:白琳

图片:供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三百六十行劳务网  三百六十行工匠网  三百六十行经理人网
Copyright 2017 杭州钨锋数谷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service400@360laowu.com 微信号:cn360hr
浙ICP备17042565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1650号